超星鑑定 III:熵:25800: 陳瀅如 個展

6 January - 14 February 2018 TKG+ Projects

從古至今不斷出現各種末日預言,從聖經中的啟示錄到近年的千禧年危機與馬雅文明預言的 2012 年,末日將至,但末日始終未來。末日預言究竟是為了警告世人,還是為了操控人心,而迎接我們未來的究竟是再一次的循環還是寂寥的荒蕪?

 

TKG+ Projects 本次將推出「超星鑑定 III :熵: 25800 ─ 陳瀅如個展」,本次展覽延續陳瀅如自 2016 年開始發展的「超星鑑定」系列的敘事軸線,為此系列的最後一章,經由探討太空物理、外星傳說、宇宙誌來反思人類文明與未來。

 

陳瀅如擅長於從神祕學著手,利用破碎的歷史、媒體影像與信息重新演繹,以假說預言,並進而推展對未來的想像。《超星鑑定 III :熵: 25800 》(以下簡稱《超星鑑定 III 》)以春分點完整繞行黃道一周所經歷的時間──「大年」,來揭示末日的時間點。大年的週期約為 25800 年,除了是經由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的推算而得,也與諸多神話、傳說中提及的週期不謀而合。陳瀅如並進而挪用熱力學第二定律中的不穩定變因「熵」 [1] ,隱喻宇宙「熵」值的變動與人類社會貪婪與好戰的微妙關係,以此為《超星鑑定 III 》的核心概念。影片中交錯出現外星生物 Ra 所述說著的《一的法則》 [2] :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皆為「太一」的變體,即為「太一哲學」 [3] ,並疊合著人類所引發的戰爭、禍亂之歷史影像,這樣的混亂也驅使宇宙加速邁往無序狀態,並逐步邁向被眾多科學家、天文學家預言的宇宙終極命運:能量終將耗竭,未來再也無法產生運動與生命。

 

本次展覽藉由科學合理推演的口吻,以「末日」作為一個想像,逼得觀眾不得不正視全體人類需真實面對的「當下」現實。如同作品中外星生物 Ra 不斷述說、強調宇宙是萬事萬物之源頭的「太一哲學」,即人類的行為與文明發展無形地牽引了宇宙、自然的狀態,此說接近於中國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末日將至,但尚未,身處在過渡中的我們是否真能意識到自身行為導致的混亂,而有改變的自覺?

 


 

陳瀅如

畢業於舊金山藝術學院行為與錄像藝術研究所。主要創作媒體為錄像,其作品亦包含複合媒材、繪畫、攝影版畫,與行動藝術等。在過去幾年,她的創作著眼於社會中的權力結構—民族主義和集體(無)意識等議題。近年逐漸把創作觀念結合太空科學與神祕學,將宇宙和人類處境作關連想像、思考。陳瀅如多次參與國內外重要展覽及影展,包括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2008)、馬德里蘇菲亞王妃藝術中心(2009)、 EMAF —歐洲媒體藝術節(2011)、鹿特丹國際影展(2011、2018)、台北雙年展(2012)、《疫年日志:恐懼、鬼魂、叛軍、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2013–2014 巡迴展:香港、台北、首爾、舊金山)、上海雙年展(2014)、第 66 屆柏林影展 Forum Expanded 單元(2016)、第 20 屆雪梨雙年展及利物浦雙年展(2016)、《南方:問與聽的藝術》(高雄,2017)等。

 


 [1]一般我們熟知的能量守恆為熱力學的第一定律,但現實生活中並非皆為能量守恆, 19 世紀克勞修斯( Rudolf Clausius )因而指出熱能可自發地從較熱的物質傳導至較冷的物質,但卻無法從較冷的物質傳導至較熱物質,這中間傳遞速度的參數便是熵,而熵質不可逆也難以預測,因而開展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討論。

[2]《一的法則》系列總計五本,是四位通靈人士與外星智慧生命體「 Ra 」的通靈通訊記錄,總計 106 份文件,通靈時間長達 16 年。「 Ra 」自稱為一個由高等外星文明統合的意識實體,在對談的過程詳盡表達一套自成一格的哲學體系,即為「一的法則」。在「一的法則」中,「 Ra 」表明,所有人、事、物最終都是太一無限的多重變貌,宇宙是萬事萬物的源頭,並轉化成各個人類生活面向來闡釋,如哲學宗教、歷史政治、倫理道德、宇宙學、超自然現象等。
[3]「太一」原先為星宿之名,即為北極星,在先秦時期成為民間信仰的最高神明,奉為天帝,相當於上帝。知識份子則把太一哲學化,想像為永恆不變的法則,即「道」,或宇宙的本源。在西方古代哲學中,太一( the One )意謂單一、獨一、沒有界限、沒有區分、自身渾然為一。古羅馬帝國時期新柏拉圖學派哲學家普羅提諾( Plotinus )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太一產生出來的。太一是絕對超然的神,是一切存在物的源泉和最終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