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樹一山: 石晉華 個展

8 July - 10 September 2017 TKG+ Projects

「如果一個人每一天在同一個時刻,一個人都能做同樣一件事,就像儀式一樣,不變地、有系統地去做,世界就會改變。」


─《犧牲》(The Sacrifice),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其電影《犧牲》中,有一段男主角帶著兒子在海邊種樹,講述一個枯木重生的故事。 1987 年石晉華首次看過此片後,這段畫面與故事自此縈繞不去,不斷地想起、回應著他自身生命中的困境與迷惑,使得他一直追尋、探索電影中寓言故事的意義與解答。

 

石晉華的創作總是緊緊聯繫著他的生命經驗,他試圖鬆動藝術與生活的界線,在創作與生活的同時,以一種可以藝術、可以生活的覺知與態度,使虛無的生命自創作中獲得熱情與動力,進而透過作品讓觀者領略生命的寓言與象徵,坦然面對生命的無奈與極限。展名「兩樹一山」直白地呼應本次展出的三件作品《犧牲樹》、《瑜珈樹》、《走筆 #160 (岡仁波齊峰轉山)》,三組作品橫跨二十餘年,大學時期所看的電影《犧牲》片中的樹與小男孩也以不同的階段狀態,出現在石晉華的作品中,他認養、修改電影中小男孩照顧樹的故事,卻沒預期到,這個小男孩與樹的「寓言」也將是他日後生命的「預言」;一開始他自覺是新故事的一位小僧,後來於加州留學期間,在每日做瑜珈與靜坐所面對的「《瑜珈樹」》樹幹上,發現一根深陷樹中的大鐵釘,進而覺知那棵樹其實也是自己,拔不出來的釘子就像是自身的疾病,無法拔除只能與之一同成長、生活;自美返國後,石晉華展開了「走筆」系列,以鉛筆的筆觸與耗損進一步象徵生命的痕跡與無常,他自比為筆的助理,在紙或畫布上走畫出各樣的筆觸與痕跡,協助筆完成一生的使命;延續這樣的人生隱喻,近年創作了「走筆」的「岡仁波齊峰轉山」系列,以鉛筆的身體朝聖、繞行出西藏的聖山岡仁波齊峰,在這個追求覺悟的朝聖旅程中,鉛筆越來越短,猶如行者逐漸揚棄對自我與現象世界的執著,無止境地進行精神的鍛鍊與解脫。

 

石晉華創作中的浪漫情懷與對生命堅持,如電影《犧牲》中男主角所說的,不論世界與命運能不能因此改變,一般人眼中的無意義、不可能或徒勞無功,都不重要。在日復一日的挑水、爬山、灌溉中,靜慮持續著,一種精神性的鍛鍊與追求,已經成為他藝術創作的普遍調性,在此展覽中展出的兩棵樹、一座山,將呈現出石晉華這三十餘年來的生命經驗與暫時性的結語。

 


 

石晉華

台灣少數觀念行為藝術創作者之一, 1964 年出生於澎湖馬公,現生活工作於高雄。由於患有幼年型糖尿病之故,從 17 歲開始日復一日監測、紀錄身體狀態、注射胰島素,這些經驗迫使藝術家時時面對生存的嚴苛情境,他對待身體猶如一個他者與工具,透過藝術實踐映照出非凡的精神體積。石晉華在台灣觀念行為藝術領域中,具有歷史性的角色,曾經多次受邀於台北與亞洲雙年展中展出,作品典藏於澳洲白兔美術館、台灣藝術銀行、高雄市立美術館及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7 年 10 月將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