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GC12
地點|日本國立京都國際會館
參展藝術家|吳耿禎
11.13(四)12:00-6:00 p.m.
11.14(五)11:00 a.m.-12:00 p.m.
11.15(六)11:00 a.m.-12:00 p.m.
11.14(五)12:00-7:00 p.m.
11.15(六)12:00-7:00 p.m.
11.16(日)11:00 a.m.-7:00 p.m.
(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 1 小時)
京都,一座在時間與靜謐中緩慢呼吸的城市,長久以來作為傳統與創新的交會點。2025 年的京都藝博(Art Collaboration Kyoto, ACK),以「合作」為名,邀請日本與海外畫廊在古都的文化氣韻中共構當代藝術的對話場域。今年,東京的 Takuro Someya Contemporary Art(TSCA) 與台北的 TKG+ 首度攜手,推出藝術家 吳耿禎(Jam Wu) 與 Enrico Isamu Oyama 的雙個展。
兩位藝術家皆以身體為媒介,透過材料、節奏與動作,回應時間的流動與記憶的重量。來自台灣的吳耿禎,以紙張、布料、影像為核心語彙,運用剪裁、縫合與編織的動作,讓看似脆弱的材質承載情感的韌性。他的創作往往延伸至空間裝置,以光影與層疊結構重塑記憶的深度與文化肌理。吳的作品帶有一種東亞式的冥想性,在京都這樣的城市展出,格外呼應古典工藝與手作精神的延續——那是一種「時間的工藝」,亦是一種對身體與文化記憶的細膩回應。
相對地,旅居紐約的日裔義大利藝術家 Enrico Isamu Oyama,以其獨創的「Quick Turn Structure」筆觸著稱。他在歷史影像與都市符號上重疊描繪,以即興的身體動作延展抽象繪畫的語言,讓空間成為節奏的容器。Oyama 的作品如同呼吸般律動,在京都的歷史層疊與當代都市感之間,構築一種流動的、跨文化的抽象。
他筆下的能量,似乎將街頭的即興轉化為冥想的節奏,回應了京都介於古典與現代之間的微妙平衡。
在本次展覽中,抽象不再是遮蔽,而是一種導引——引領觀者在觸覺與視覺的交錯中,感受時間如何於物質與身體中重新生成。當吳耿禎的剪紙與織線遇上 Oyama 的筆觸與線條,他們共同描繪的是「時間的形狀」:一種柔軟卻持續的存在,一種不斷變化卻仍然延續的記憶。
Art Collaboration Kyoto 自 2021 年創辦以來,致力於以「合作」為方法,讓日本在地藝廊與國際畫廊並肩展出,促進亞洲藝術生態的深度互動與文化共鳴。作為長年深耕台灣的當代藝術空間,TKG+ 於此次展出中延續其對跨媒材、跨文化實踐的推動,並透過與 TSCA 的對話,共同拓展亞洲藝術的多元樣貌。
以古都為舞台,不僅是兩位藝術家之間的相遇,更是亞洲當代藝術在歷史與現代之間,一次溫柔而深刻的回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