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G+ company logo
TKG+
Skip to main content
  • Menu
  • Artists
  • Exhibitions
  • News
  • Video
  • Art Fairs
  • Publications
  • About
  • Contact
  • 繁體
  • EN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Ocula, opens in a new tab.
WeChat,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發送電子郵件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Ocula, opens in a new tab.
WeChat,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發送電子郵件
Menu
  • 繁體
  • EN

向黑潛行: 袁廣鳴個展

Current exhibition
2025年2月15日 - 5月17日 TKG+
  • 介紹
  • 袁廣鳴
  • 藝術家
  • 出版品
  • 介紹
    向黑潛行, 袁廣鳴個展
    展期
    2025.02.15-05.17
     
    開幕
    2025.02.15(六)   4:30 p.m.
     
    地點
    TKG+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 548 巷 15 號B1
     

     

    2025年袁廣鳴個展「向黑潛行」,以三件來自不同起點的新作《日常戰爭》、《呼吸的黑洞》和《扁平世界》,在以「黑」為相互連結的概念下貫穿整個旅程,並提問——在黑暗不明的狀態中試圖尋找一絲方向,是對未知的探索而向前?還是不可抗拒的向黑踽踽前行?

     
    Add to calendar
    • Google calendar
    • Download iCal
    • Outlook calendar
    下載新聞稿
  • 在2018年的兩件作品《向光》與《向黑》中,袁廣鳴運用影像的語言解構了觀看的本質。在《向光》中,核爆強光的暴力衝擊讓觀看失效;而在《向黑》中,光的缺席讓觀看轉向了其他的感知方式。這種觀看的終結並非意味著感官的終止,而是重置,透過打破慣習以來依賴光的視覺壟斷,轉向更為綜合且內在的體驗。《向黑潛行》便是這一過程的延續,在光是科技與權力帶來的感官剝奪這一象徵語境下,黑作為光的反思,敘述著一種感知經驗重構的途徑,結合黑本身對於恐懼、脆弱、未知的呼應,創造一種縱然被黑暗包裹,個體仍向著希望堅毅潛行的意象。

  • 展覽從《日常戰爭》的影像敘事展開。這件單頻道錄像作品描繪了一個中產階級男性的單身套房,在這樣一個表面秩序井然的日常場景中,無形的力量悄然降臨,牆壁破裂,家具傾覆,房間轉瞬間化為廢墟。片刻之後,一切重回初始狀態,彷彿災難從未發生。作品循環的敘事結構巧妙模糊了日常與災難、真實與虛構的界限,揭示出戰爭並非遠離的真實,而是日常生活中無聲的裂縫,逐步侵蝕我們的感知與存在。光線閃爍與空間崩解的交替畫面,營造出一種荒謬卻真實的緊張感,讓觀者感知到日常表層的平靜,或許只是危機的隱秘前奏。
    日常戰爭|2024|單頻道錄像|10’33''

    展覽從《日常戰爭》的影像敘事展開。這件單頻道錄像作品描繪了一個中產階級男性的單身套房,在這樣一個表面秩序井然的日常場景中,無形的力量悄然降臨,牆壁破裂,家具傾覆,房間轉瞬間化為廢墟。片刻之後,一切重回初始狀態,彷彿災難從未發生。作品循環的敘事結構巧妙模糊了日常與災難、真實與虛構的界限,揭示出戰爭並非遠離的真實,而是日常生活中無聲的裂縫,逐步侵蝕我們的感知與存在。光線閃爍與空間崩解的交替畫面,營造出一種荒謬卻真實的緊張感,讓觀者感知到日常表層的平靜,或許只是危機的隱秘前奏。

    Enquire
  • 《呼吸的黑洞》延續並深化了袁廣鳴1995年《呼吸的黑光》的概念,將「黑光」這一物理上不可能存在的意象具象化為一個律動場域。鋁板與夜光粉構成作品的核心,隨著機械驅動,鋁板緩慢移動,牆面上的光暈隨之擴張與收縮,宛如黑洞般「呼吸」。黑光在此成為象徵語言,既暗示光的缺席,又蘊含能量的積聚與釋放,挑戰觀者對黑暗的固有認知。這片律動的黑暗,不僅呼應黑洞吞噬一切的物理意象,更展現黑暗作為生成與生命力場域的雙重屬性。觀者在光與黑的交界處,視覺邊界被模糊,身體感知重新啟動,得以探索存有的根基。黑暗不再僅是虛無或恐懼的象徵,而是一個充滿力量與希望的隱秘場所,為展覽提供了感知與思想層面的橋樑與深化。
    呼吸的黑洞|1995-2024|光動力裝置 (夜光粉.紫外線光.電控軌道系統)|尺寸依場域而定

    《呼吸的黑洞》延續並深化了袁廣鳴1995年《呼吸的黑光》的概念,將「黑光」這一物理上不可能存在的意象具象化為一個律動場域。鋁板與夜光粉構成作品的核心,隨著機械驅動,鋁板緩慢移動,牆面上的光暈隨之擴張與收縮,宛如黑洞般「呼吸」。黑光在此成為象徵語言,既暗示光的缺席,又蘊含能量的積聚與釋放,挑戰觀者對黑暗的固有認知。這片律動的黑暗,不僅呼應黑洞吞噬一切的物理意象,更展現黑暗作為生成與生命力場域的雙重屬性。觀者在光與黑的交界處,視覺邊界被模糊,身體感知重新啟動,得以探索存有的根基。黑暗不再僅是虛無或恐懼的象徵,而是一個充滿力量與希望的隱秘場所,為展覽提供了感知與思想層面的橋樑與深化。

    Enquire
  • 《扁平世界》則擴展至全球化語境,揭示現代觀看方式的壓縮與疏離。影片以Google街景資料庫為基礎,透過固定的線性透視與穩定運動,將100個國家305街景串聯為無止境的數位旅程。快速切換的風景如流動的地圖,展現了無縫連接的冷峻美學,同時也消解了地理的深度與身體的在場感。地圖從地方記憶與傳說的載體,變為技術與權力的象徵;觀看則退化為點對點的跳躍,空間的厚度與情感隨之消失。影片的循環結構隱喻全球化秩序的幻象,連續的街景成為現代技術體系的象徵,揭示人類漂浮與失根的矛盾處境。袁廣鳴將這種「扁平世界」推至極致,讓觀者在冷靜而壓迫的影像中直面技術操控的矛盾與迷霧。
    扁平世界|2024|單頻道錄像|10’00'' (由©DircinhaSW_ Avenida Paulista 經由Getty Images 提供。)

    《扁平世界》則擴展至全球化語境,揭示現代觀看方式的壓縮與疏離。影片以Google街景資料庫為基礎,透過固定的線性透視與穩定運動,將100個國家305街景串聯為無止境的數位旅程。快速切換的風景如流動的地圖,展現了無縫連接的冷峻美學,同時也消解了地理的深度與身體的在場感。地圖從地方記憶與傳說的載體,變為技術與權力的象徵;觀看則退化為點對點的跳躍,空間的厚度與情感隨之消失。影片的循環結構隱喻全球化秩序的幻象,連續的街景成為現代技術體系的象徵,揭示人類漂浮與失根的矛盾處境。袁廣鳴將這種「扁平世界」推至極致,讓觀者在冷靜而壓迫的影像中直面技術操控的矛盾與迷霧。

    Enquire
  • 三件作品構築了一條遞進的思想軌跡,從日常的潰散到感知的挑戰,再到全球化的觀看壓縮,黑暗作為核心意象貫穿其中。在《日常戰爭》中,黑暗象徵日常空間中的危機與裂縫;在《呼吸的黑洞》中,它轉化為孕育希望與生命的原初場域;而在《扁平世界》中,黑暗隱匿於全球化技術體系的深處,象徵疏離與漂浮的矛盾狀態。袁廣鳴的「向黑潛行」,不僅展現了黑暗的多重隱喻,更以影像與裝置的形式,對當代生存狀態進行了一場徹底而深刻的反思。 

     

    袁廣鳴透過精確而鋒利的影像語言,回應著我們目前的所在,似乎都不是一個堅固不摧的概念;不斷向前似乎是人類的一個宿命,但前方是為何物?將是一片的漆黑,還是希望的所在?

  • 展場照,王世邦拍攝。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by ANPIS FOTO, (Larger version of this image opens in a popup).
    展場照,王世邦拍攝。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by ANPIS FOTO, (Larger version of this image opens in a popup).
    展場照,王世邦拍攝。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by ANPIS FOTO, (Larger version of this image opens in a popup).
    展場照,王世邦拍攝。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by ANPIS FOTO, (Larger version of this image opens in a popup).
    展場照,王世邦拍攝。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by ANPIS FOTO, (Larger version of this image opens in a popup).
    展場照,王世邦拍攝。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by ANPIS FOTO, (Larger version of this image opens in a popup).
    展場照,王世邦拍攝。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by ANPIS FOTO, (Larger version of this image opens in a popup).
    (Larger version of this image opens in a popup).
    展場照,王世邦拍攝。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by ANPIS FOTO, (Larger version of this image opens in a popup).
    展場照,王世邦拍攝。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by ANPIS FOTO, (Larger version of this image opens in a popup).
    展場照,王世邦拍攝。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by ANPIS FOTO, (Larger version of this image opens in a popup).

    展場照,王世邦拍攝。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by ANPIS FOTO,

    Enquire
    %3Cp%3E%26%2323637%3B%26%2322580%3B%26%2329031%3B%26%2365292%3B%26%2329579%3B%26%2319990%3B%26%2337030%3B%26%2325293%3B%26%2325885%3B%26%2312290%3B%3C/p%3E%3Cp%3EInstallation%20view%2C%20photo%20by%20ANPIS%20FOTO%2C%3C/p%3E
  • 袁廣鳴, 1965年生於台灣台北,現居住、工作於台灣台北。
    © TEDxTaipei

    袁廣鳴

    1965年生於台灣台北,現居住、工作於台灣台北。

    袁廣鳴是早期台灣錄像藝術的先鋒,自1984年開始從事錄像藝術創作,也是目前台灣活躍於國際媒體藝術界中知名的藝術家之一。1997年畢業於德國卡斯魯造型藝術學院,獲得媒體藝術碩士學位。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教授。

     

    他的作品以象徵隱喻、結合科技媒材的手法,深刻傳達出人們當下的生存狀態,並且對人的感知及意識有著極具詩意的深入展現。1988年在校期間即以錄像雕塑作品《離位》獲得第13屆雄獅美術新人獎的佳作;1992年的錄像裝置作品《盤中魚》展出後,隨即獲得台灣藝術圈高度肯定並獲得台北縣美展首獎;1998年的互動裝置《難眠的理由》則榮獲第一屆「數位藝術紀」的評審特別獎;2002年「人間失格」系列作品更奠定了在台灣當代媒體藝術界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2007年《逝去中的風景》三頻道錄像裝置,開始以個人的「居家日常」及「廢墟」開創出一種迷人的劇場式日常。2011年個展「在記憶之前」,持續對於「家」的探討,並擴及到「廢墟及自然」的領域,更以多元形式呈現以「時間與記憶」、「身體與感知」為主題的大型系列創作。2014年個展「不舒適的明日」由「家」的議題延伸至當今在全球化底下的在地生存處境的探問,思辨現代人的困頓與憂懼;此展並榮獲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最佳展覽入選獎」。在2018年個展「明日樂園」中,直指未來的家已不再是穩固的概念,作品環繞著「戰爭的日常化」與「日常的戰爭」為主軸,呈現當代的生存狀態及不安。此展並於2018年受邀於英國海沃德美術館展出。

     

    袁廣鳴受邀參與大型國際展覽不勝枚數,其中包括:威尼斯雙年展(威尼斯,義大利,2024)、Videoex國際實驗電影與錄像藝術節(蘇黎世,瑞士,2023)、「暴風之眼」(獨特之所當代藝術中心,南特,法國,2022)、森美術館線上展(2021)、澳亞藝術節(2021)、短波電影節(2020)、愛知三年展(2019)、第一屆曼谷藝術雙年展(2018)、法國里昂雙年展(2015)、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2014)、澳洲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2012)、新加坡雙年展(2008)、英國利物浦雙年展(2004)、紐西蘭奧克蘭三年展(2004)、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2003)、漢城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2002)、美國舊金山現代藝術美術館的「010101:藝術於科技時代」(2001)、日本ICC1997媒體藝術雙年展(1997)、台北雙年展(2002、1998、1996)等。

     

    袁廣鳴曾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台北獎、台北縣美展、公共藝術、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及美國亞洲協會美術獎評審等。作品受多所國內外美術館典藏,包括香港M+博物館、日本森美術館、日本NTT ICC媒體藝術中心、澳洲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藝術銀行、忠泰美術館等。

     

    閱讀更多

     
  • 藝術家
    • 袁廣鳴

      袁廣鳴

  • 出版品
    • 袁廣鳴|向黑潛行

      袁廣鳴|向黑潛行

      NT$ 400 袁廣鳴, 2025
      平裝 44 Pages
      出版者: 耿畫廊
      Dimensions: 210 x 150 x 5 mm
      繼續
回到展覽
Manage cookies
© 2025 TKG+.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支持 Artlogic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Ocula, opens in a new tab.
WeChat,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發送電子郵件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help make it more useful to you. Please contact u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Cookie Policy.

Manage cookies
Accept

Cookie preferences

Check the boxes for the cookie categories you allow our site to use

Cookie options
Required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cannot be disable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website by storing choices you make about how it should function.
Allow u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Allow us to identify our visitors so that we can offer personalised, targeted marketing.
Save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