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G+ company logo
TKG+
Skip to main content
  • Menu
  • Artists
  • Exhibitions
  • News
  • Video
  • Art Fairs
  • Publications
  • About
  • Contact
  • 繁體
  • EN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Ocula, opens in a new tab.
WeChat,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發送電子郵件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Ocula, opens in a new tab.
WeChat,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發送電子郵件
Menu
  • 繁體
  • EN

欲貪孰為本: 蔡佳葳 個展

Past exhibition
2018年12月8日 - 2019年1月20日 TKG+
  • 新聞稿
  • 展覽現場
  • 活動
  • 出版品
  • 分享
    • Facebook
    • X
    • Pinterest
    • Tumblr
    • Email
新聞稿

睽違兩年的沉澱與遊歷,蔡佳葳個展《欲貪孰為本》以欲望為主軸,將佛學經典《維摩詰經》中的經典答辯作為引線,慧觀自身生命、自然和人性的關係。《維摩詰經》中由維摩詰回應文殊師利的提問:「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未若此。如智者見水中月[1]。」的譬喻破題,指出世界的虛幻不實,再以此作為基礎抽絲剝繭地探答現象的根源。《維摩詰經》所發揚的「不二論」為亞洲歷史上第一本談論性別平等的宗教著作,所謂「不二」意指平等且無差異,指出一切幻化與差異皆來自於心。本次展出的作品體現了蔡佳葳長年來對大小乘佛學的學習與探索,是藝術家同時展出個人精神性與社會實踐作品的嘗試。

蔡佳葳複寫《維摩詰經》文本的當下,藉由無常的軀體去記憶承載空性的文本,直到經文成為自身內涵,並將之付諸實踐。展覽第一部分由錄像創作《水月》(2017)拉起旅程的序幕,藝術家視月為尋求精神實相的隱喻,詩性地捕捉水中映月作為「不二論」中對於實相與虛相、俗世與樂土的辯證。隨之,藝術家在《欲貪孰為本》(2018)

中記錄橫跨廣闊沙漠的個人旅程,藉由謄寫維摩詰與文殊師利的一段對話,將欲望解構成沙漠中的無根之丘,最終文字消融在被吹散的黃沙之中,以尋找欲望根本和各種不同的欲望表徵。

 

而本次展出的繪畫「天女」系列則摘抄自《維摩詰經》的經典橋段,謄寫經文在維摩詰回應「菩薩觀眾生」的一片森綠中,描繪天女透過與僧侶的性別更易,傳達大道無男女之別的概念。此階段藝術家以自然界作為觀照的對象,層遞地道出以「不二」作為修已的佛學哲思,也可視為一種自我淨化的過程。

 

在旅程的盡頭,蔡佳葳以三件錄像作品:《尼泊爾奇翠巴蒂地震災民營之歌》(2017)、《聽她歌唱》(2017)及《高雄港漁工之歌》(2018)記錄人在世界各角落被迫遷移的足跡,透過尼泊爾地震災民的懷鄉呢喃、向英國尋求庇護的女性獨咏,以及高雄港移工的吟唱,將此視為社會及政經等資源不平等分配的結果。藝術家將人性作為觀照的對象,收集一系列在世界各角落被忽略的聲音。這些歌曲有可能是歌唱者家鄉的歌謠或是即興的曲子,透過歌唱者對歌詞理解所詮釋的方式,藉此產生超越種族、經濟、文化及宗教的連結。蔡佳葳的創作富饒佛學哲思與個人對生命的領悟,欲透過藝術影響社會,並盼求兩端點的平衡。

 

本次個展畫冊將會於展覽期間出版,特別收錄德國柏林馬丁-格羅皮烏斯博物館( Martin-Gropius-Bau Museum )總監斯蒂芬妮‧羅森塔爾( Stephanie Rosenthal )與蔡佳葳的對談,與曼徹斯特當代華人藝術中心( CFCCA )策展人 Tiffany Leung 的藝評文章。 

 


 

蔡佳葳

出生於 1980 年,目前居住及創作於台北。她於 2002 年獲得羅德島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及藝術建築史學位,又於 2010 年完成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塞納河計畫。她以地理、社會和精神為主題的作品主體,鼓勵觀眾在滿足于自身思考以外的參與,並同時關注於人與自然的關係、思考文化信仰、靈性和無常之間的複雜性。

 

蔡佳葳參與聯展和以個人計畫及展覽執行的雙年展:「蔡佳葳: Bulaubulau 」,華人當代藝術中心,曼徹斯特,英國( 2018);「水月」,當代藝術機構,維勒班,法國(2017);「聽她歌唱」,海沃藝廊,南岸藝術中心,倫敦,英國(2017);雪梨雙年展(2016);「簡單形體」,森美術館,東京,日本(2015),龐畢度藝術中心- Metz 分館,巴黎,法國(2014);「沙迦雙年展」沙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013);「橫濱三年展」,橫濱,日本(2011);「第六屆亞太藝術三年展」,昆士蘭美術館,布里斯本,澳洲(2009);「聖跡」,龐畢度藝術中心,巴黎,法國(2008);「藝術之溫度變化-亞洲新浪潮」, ZKM 藝術與媒體中心,卡爾斯魯,德國(2007);「信念-第一屆新加坡雙年展」,新加坡(2006)。在公共及私人收藏中皆可見到蔡佳葳的作品,包含澳洲布里斯本昆士蘭美術館、日本東京森美術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日本橫濱美術館、法國 FRAC LORRAINE 當代藝術機構和法國巴黎/美國舊金山卡蒂斯特藝術基金會、高雄美術館。

 

自 2005 年以來,蔡佳葳獨立出版雙年刊物《Lovely Daze》。整套《Lovely Daze》目前收藏在英國倫敦泰德現代藝術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法國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和巴塞隆納當代美術館。

 


[1]菩薩面對眾生如同魔術師面對他所幻化出來的人與智者見水中倒影,一切皆為虛相。
展覽現場
活動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19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19

    TKG+ 畫廊之夜 2019年1月16日
    耿畫廊與 TKG+ 將在台北當代藝博會盛大開幕前夕,1/16 於畫廊舉辦雞尾酒派對,旗下三個不同定位的品牌空間耿畫廊、TKG+ 、TKG+ Projects,分別展出陳蔭羆、蔡佳葳與牛俊強個展,展覽將特別延長開放時間至晚間 9:00,在展覽結束倒數的前夕,TKG+ 與 TKG+ Projects 將於 19:00–20:00 舉辦兩位藝術家蔡佳葳、牛俊強的專場導覽,蔡佳葳此次個展最新的精美畫冊也將於當天首次發表。 畫廊之夜特別邀請到台北餐飲界最受矚目的 Impromptu 行政主廚 Paul Lee(李皞)合作,Paul Lee 有著完整紮實的國際餐廳資歷,將帶來以正統法式訓練為基底的當代多元創意料理。畫廊敬邀國內外藝術愛好者們相聚於此,和我們一同享受輕奢美饌與藝術漫談的夜晚。 19:00–19:30 TKG+ 「蔡佳葳個展:欲貪孰為本 」 藝術家導覽+最新畫冊發表 19:30–20:00 TKG+ Projects 「2018 牛俊強個展」 藝術家導覽 李皞 Paul Lee 台北「Impromptu by Paul Lee」負責人與主廚。Paul 於台灣出生、美國長大,於 2006 年進入加州藍帶學校後,即開啟了廚藝之路。他一路自基層做起,穩紮穩打,先後於美國許多知名星級餐廳服務,期間曾進入世紀廚神 Joel Robuchon 的餐廳服務多年,得到關於當代法式料理的技巧與啟發;爾後以 26 歲之姿,進入引領紐約美食風潮的「Veritas」餐廳(米其林一星)擔任副主廚,更重回 Joel Robuchon 麾下,擔任紐約四季酒店「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米其林二星)副主廚一職。2011 年他進入拉斯維加斯頂級酒店「Bellagio」中的餐廳「Le Cirque」(米其林一星)成為行政副主廚,是該餐廳有史以來第一位亞裔主廚;2014 年他返回加州,進入全美百大餐廳之一的「Patina」任職行政總主廚,並於 2018 年回台創立品牌「Impromptu by Paul Lee」。 Impromptu by Paul Lee 「Impromptu」有即興、隨性之意,顧名思義自菜系、菜色、呈盤乃至空間、服務,皆不拘泥於傳統「餐廳」的定義,而是以主廚個人思維、創意與料理手法所主導的餐廳。空間由台灣首位紅點設計獎得主,張清平設計師打造,獨樹一幟以日式料理的「板前」型態、開放式的廚房與吧檯,提供西式料理,近距離與賓客溝通。料理以經典法式手法為經,主廚長期於美國生活的獨特視角為緯,變化出風味與型態多元的味覺驚喜。
    繼續
出版品
  • 蔡佳葳|欲貪孰為本

    蔡佳葳|欲貪孰為本

    NT$ 750 蔡佳葳, 2019
    精裝 96 Pages
    出版者: 耿畫廊
    ISBN: 978-986-93580-9-5
    Dimensions: 220 x 292 x 16 mm
    繼續

相關藝術家

  • 蔡佳葳

    蔡佳葳

回到展覽
Manage cookies
© 2025 TKG+.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支持 Artlogic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Ocula, opens in a new tab.
WeChat,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發送電子郵件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help make it more useful to you. Please contact u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Cookie Policy.

Manage cookies
Accept

Cookie preferences

Check the boxes for the cookie categories you allow our site to use

Cookie options
Required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cannot be disable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website by storing choices you make about how it should function.
Allow u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Allow us to identify our visitors so that we can offer personalised, targeted marketing.
Save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