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藝術暨設計博覽會 2018: Galleries + ArtReview Asia Xiàn Chǎng + DREAM Video 100

中國 上海  8 - 11 November 2018 

2009 年 TKG於台北正式成立,畫廊主要支持具備實驗、創新與批判性的台灣當代藝術,鼓勵多樣化媒材的美學形式,並嘗試連接不同的藝術環節以開啓對話。就如同 TKG的「+」符號象徵的擴張性,我們希望能奠基於 TKG(耿畫廊)在華人現代藝術的深耕,發掘更多具有潛能的藝術家,進一步探索藝術在當代社會裡發生的內涵質變,多年來 TKG除了持續支持台灣藝術新秀,推廣具有潛力的當代藝術,更將視野觸角拓展至國際。本屆 TKG將帶領 Mit Jai Inn(b. 1960)、侯怡亭(b. 1979)、蔡佳葳(b. 1980)與何采柔(b. 1983)參與今年度的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藉由繪畫、裝置與影像等不同形式的作品,透過藝術家獨特的藝術語彙與貼近社會觀察,將其所關懷的議題呈現在觀眾面前。

 

活躍於泰國當代藝術界的藝術家 Mit Jai Inn,以色彩斑斕的抽象繪畫聞名,善以螢光色點綴畫面,其色塊表現雖輕盈,卻與實際作品重量呈現相當大的反差。有別以曼谷為核心的學院派藝術,Mit 反對在繪畫傳統的框架下完成作品,經常邀請觀眾與其作品互動。對國家的關懷也促使 Mit 積極以藝術介入社會,如同國家內部經常使用顏色來區別派系,Mit 作品當中的繽紛顏料可看作是國家派系或各種階級人民的隱喻 — 以旗幟作為展示方式的繪畫作品,除對泰國國旗的指涉外,和諧並置的色塊更表達出他理想中和諧的烏托邦;而被賦予不同結構的正反兩面畫布,以任意姿態擺放,可視為他為當下的社會問題提供不同的開放性回應。對他而言,沒有任何一種固定體制,可以為未來面臨的任何問題提供最佳解答,如同他的作品仍處在未完成的狀態,一切尚在進行中。對改變泰國當代藝術發展有著極大貢獻的 Mit,作品曾於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新加坡美術館(Singapore Art Museum)、東京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和「2018 年雪梨雙年展」(2018 Biennale of Sydney)展出,持續影響著泰國藝術生態。

 

侯怡亭近年的創作,以對身體空間的討論擴大到身體與所處社會情境之公共空間關係的觀察,她擅長將女性身體放置在特定歷史脈絡的場景,進行重組與對話。本次展出的「Twilight Zone」系列作品,呈現因全球生產鏈分工,促使城市的代工產業快速發展,資本主義強勢入侵舊型社會,在生產與消費的機制中,個人價值被商品化、勞動時間成為報酬的計價單位被資本消費的景況。侯怡亭藉由作品中的手工刺繡反映出女性作為主要代工輸出者的無聲抵抗,其抵抗在於低廉的勞動價值鞏固了無窮盡的消費循環,卻反被消費體系宰制的現象;而她的攝影本身則記錄了城市如何透過高度密集勞動力來發展經濟的集體記憶狀態。侯怡亭曾受邀於義大利、墨西哥、中國、韓國、美國與德國等地展出,並於今年受邀至極具當代藝術指標性之「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展出。作品典藏於澳洲白兔美術館、澳洲昆士蘭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

 

蔡佳葳對佛教「空」之形而上概念的追尋,表現在她作品的一貫脈絡當中,「複寫」心經文本的標幟性創作手法實為她冥想內省自身的重要形式。本次展出的單件錄像作品《水月》,靈感來自於佛教經典,水月意指我們視為現實的一切,實為水中月亮的倒影般虛幻不實,倒影看似真實,但反映在自然中卻什麼也抓不住。蔡佳葳對「空」的掌握實則奠基於「永恆即剎那」的哲思,剎那作為過去與將來的碰撞,它擁有決定未來如何開展的能力,並且不斷地重演這個循環,世界就在人當下的念頭中生滅。在創作之外,她亦創辦藝術家手帖《Lovely Daze》,並身兼設計、編輯與發行。自 2005 年參與法國巴黎卡地亞基金會的「夢想」聯展後,蔡佳葳便陸續受邀在世界各地展出,錄像作品《Hear Her Singing》系列更獲得英國斐列茲《Frieze》雜誌特別報導的殊榮。其作品典藏於香港 M+ 視覺文化博物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法國巴黎 DSL 私人收藏與日本東京森美術館等。

 

何采柔的作品經常表現日常生活的局部片段與對不經意「動作」的細微觀察,呈現人與現實之間的緊張關係,並透出一種漠然的距離感,使看似再日常不過的物件在觀者的凝視下產生乖謬的氛圍,而這樣的差異促使觀者更容易進入被藝術家所異化的空間,對日常物件進行微觀,有意識地思考物件與日常橫切面是如何被連結。就如本次展出的錄像裝置作品《我們去哪裡呢?》,藝術家藉由與真人等比的演員在畫面中靜默倒數 60 秒,漸漸淡出並與觀者臉孔重疊的方式,傳達鏡中反射的形象可視為照鏡者對於自我的期待與認知。何采柔曾參加奧地利「佛在海灘上 — 林茲電子藝術節」與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藝聚空間」等,其作品在中國、日本、瑞士、韓國、英國等地展出,獲得廣大迴響,並於今年受邀至「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展出。

 

Mit Jai Inn、侯怡亭、蔡佳葳、與何采柔這四位藝術家皆以他們獨特的觀點參與社會觀察,透過自身生命經驗、歷史反省與全球議題聲援,回應當代社會處境。TKG期望藉由本次展出的藝術家,引導觀眾更細膩地思考在不同情境中藝術所詮釋的角色的反思,為 2018 年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帶來更多當代藝術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