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聲騷動: 陳韋晴 策展

12 May - 15 July 2018 TKG+ Projects

本展以《悄聲騷動》( Quiet Riot )為題,思索在面對焦慮、失控與威脅的社會現狀下,如何以小而輕的姿態進行社會參與並發展成攪動社會的藝術形式;在看似順從實而隨機伺動的預備狀態下,觀察不穩定時局中成長的資本主義全球化擴張,從各個角度重新審視熟悉的常態與事物,考察日常語言的迫蔽與偽飾以及現代生活的認知與矛盾。邀請來自巴西、韓國、台灣與日本等地共六位(組)藝術家參展,本展不著力於直接的批判姿態,而是透過間接或甚至是詼諧的角度敘事,尋找有序中的失序缺口並試圖以柔軟的姿態反動,呈現表層下不安的頑強性情與那股暗藏的抗世情緒,嘗試找出緩衝的協調可能與共存適應的轉化方式。


在生活幽處中免除不了的緊張與騷動情緒下,激進反抗換來的可能是強迫性的抵制,冀望軟性抗爭的和緩語態能引發延效性的思考。巴西藝術家辛西亞.馬塞爾( Cinthia Marcelle )與導演齊亞哥.馬塔.馬沙杜( Tiago Mata Machado )共同製作的錄像《 The Century, 2011 》影射著社會不公與理想的淪喪,無數的日常雜物從街道角落不斷丟擊而出,在激烈粗暴敲響下著反映著時代主權的醜陋與脆弱,宛如一首批判巴西快速興建的社會實踐曲。李明學慣以幽默手法重新閱讀生活周遭中的物件,對於既定意義與價值進行新探索,作品《隱性的暴力》檢驗人與物、物與物在不同場域間束縛的拉鋸關係與緊繃狀態。劉和讓新作《預拌水泥》藉由長期的修繕行動進行對藝術表現的代換方式、對生態崩壞的生成與除去、對材料不受控的慣性等積累未排的問題進行收納,攪拌未完的水泥如同不安定的動態系統,爭取著固化前的最後頑抗。而邱承宏新作《光跡》試圖擴展日常物品和空間進程的相遇,展場中原有的自然光與刻劃光影曖昧並存,將對空間的感知隱藏在不同的時空凹槽中,保留一種直接但溫和的衝突,曖曖分佈於展場角落。


藝術家們透過日常物質探討以行動抵抗資本主義的社會實踐,企圖揭露當代生活的慣性思維能如何應對社會的巨變,進而內省與尋求存在價值。青崎伸孝( Nobutaka Aozaki )持續進行中的行為作品《 Value_Added #240950 》質疑日常的消費系統,試圖透過干預尋找系統中狹小的想像空間,於 110 家超商重覆購買的玉米罐頭在量販的市場流通中、在有序的結構裡,系統嚴重固定且無法辨識物件歸屬性,而不同區域的售價揭示了城市的經濟構成。韓國藝術家洪惟永( Euyoung Hong )裝置作品《 (Un)balanced 》探討資本主義制度中與價值體系相關物件的功能與意義的變化,等價不等量的商品置於鋼板的角落取得脆弱的平衡,產品價值依據複雜的社會和經濟條件如工資、勞動力、技術創新、土地價格和市場操作而擺動,不對稱結構與價值失衡意旨資本主義中社會基本不平等的根源。

 

參展藝術家藉由不同文化養成與日常生活機制的干預經驗,體悟全球化所帶來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等的失衡與感應,試圖摒棄傳統實體製作,對形式主義做出反動,透過顛覆性非正式的實踐、各種審美操作、挪用城市空間、發明新的語言,強調藝術與現下生存的接觸,亦不忽視對哲學表達和語言討論的特權、探索話語之外的內修精神該如何體現,提出系統性變革的可能性、存在之必要性與共處的基礎。

 


 

 青崎伸孝(Nobutaka Aozaki)

1977 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自 2005 年起定居於紐約。2007 年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School of Visual Arts )、 2012 年取得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 Hunter College )碩士學位。曾參與眾多國際展覽,如: Where Do We Migrate To?  於美國印第安那州 DePauw University Peeler 藝術中心(2016)、 Projects A-E: the Art + Social Justice Working Group 於紐約布朗美術館(2016)、 What is the Real Value of Wealth 於費城 Temple Contemporary 藝術中心(2015)、 Where Do We Migrate To?  於瑞典韋姆蘭美術館( Värmlands Museum )、紐約皇后美術館駐村藝術家展覽計劃(2015)、 Crossing Brooklyn 於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2014);亦參與眾多雙年展,如:2013年紐約皇后美術館雙年展( Queens International 2013 )、紐約布朗美術館 Bronx Calling: The Second AIM Biennial (2013)以及  New Wight Biennale 於加州大學 Broad Art Center (2012)……等。他的創作通常是經由他人製造或激發的,這種方法對二分法提出質疑,並在藝術和非藝術勞動之間進行秘密交流與創造機會。透過與他人合作,他亦試圖使自身創作者身份概念複雜化,企圖擺脫創作者對於一個藝術作品的堅實身份;他的創作與紐約市生活中最平凡的日常互動同步發生,如雜貨店購物、街頭肖像畫家、或購買一杯咖啡,平凡無奇的日常與消費行為構成的日記或測量裝置。

 

邱承宏

1983 年生於台灣,2008 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他的創作多以裝置、雕塑的方式呈現,就像是進行一場考古探險般,他善於挖掘生存時空曾經存在的身影與軌跡,並透過抽象的手法重新演繹那些被合理化及設計過的邏輯規則,將它們生動地重塑,藉此發展出一套巨大的記憶修補術。近年重要展覽包含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2016)、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聚落「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2016)、關渡美術館個展「九色鹿」(2015)、法國 La Gaîté lyrique 數位影像中心、柏林世界文化之家、西班牙索菲雅皇后美術館「巴黎/柏林/馬德里國際影像藝術節」(2015)、英國「利物浦雙年展:城市聯盟」(2012)、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 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 )「理解的尺度 - 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2012)、法國里昂 Olivier Houg 畫廊「活體詩學」聯展 (2011)、義大利熱那亞克羅奇當代藝術館「台灣當代藝術展」(2011)、匈牙利布達佩斯藝術館「台灣響起 - 超隱自由」(2010) 聯展等。


洪惟永(Euyoung Hong)

1975 年生於韓國首爾。1998 年畢業於首爾梨花女子大學雕塑系, 2002 年於愛荷華大學獲得雕塑碩士和美術碩士學位, 2013 年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完成博士學位。曾獲韓國京畿道文化基金會、紐約傑克森・波拉克基金會(The Pollock-Krasner Foundation)、米蘭 Premio Fondazione Arnaldo Pomodoro 基金會以及韓國Paradise 文化基金會等單位贊助與獲獎,並獲得華盛頓韓國文化中心 2018 年「年度藝術家》殊榮。活躍於國際各大畫廊與美術館,包含:倫敦薩奇畫廊、貝爾法斯特大都會藝術中心( MAC )、京畿道裕仁當代藝術博物館、首爾現代藝術畫廊( Gallery Hyundai ),韓國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 )、京畿道 CICA 美術館⋯⋯等。於 2016 年出版「雕塑藝術空間政治:藝術,資本主義與城市空間」一書,目前任教於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她的創作著重於對城市空間感的實驗,特別是關於如何在不同的結構和權力關係中改變事物和想法,反應和抵制不同的結構和權力關係,如何透過複雜的關係產生新的內容。

 

李明學

1978 年生於台灣,現居於台北。 2005 年曾獲台北美術獎首獎。 2013 年取得英國羅浮堡大學(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博士學位。國內外展演資歷豐富,近年重要展覽包含「 2016 臺北雙年展」、「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河流 - 轉換中的生存之道 / 亞洲當代藝術連線」於光州雙年展展館、「好多事量販」個展於關渡美術館、「他人的風景」於巴黎斯特林格勒廣場、「 0 & 1:數位空間與性別神話」於重慶 501 藝術基地、「簡單平幕:亞洲之間」於倫敦比爾拉千禧年藝術畫廊與柏林唐茲菲比克藝術中心。李明學的作品關注商場中的各式物件,找尋在藝術脈絡上的潛在意義。藉由幽默的手法與重新閱讀生活周遭中的物件,檢視被媒體、教育與社會框架中對各種事物/物件的慣性理解。透過反轉各項物件的使用方式、轉換外觀的造型或是被觀看的角度,在探索當代藝術的可能性上,創造出輕盈感受的另類解讀。


劉和讓

1972 年生於台灣,現居住、工作於台北。 1994 年畢業於國立藝專雕塑科, 2002 年於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取得藝術創作碩士學位。在劉和讓的透視下,攝影和創作並非僅僅涉及影像自身或技術操作問題,其藝術實踐方式往往映照出對象物相屬之社會關係和政治性意義;一個物件、地方、社群的顯影是在勞動、時間種種因素的疊置下展現獨一無二的特殊和差異性。藉由挪動可見與不可見的關係,他對藝術的社會機能、感知介質鋪陳了新的想像,將聯繫在人與人之間的無形價值代換出來,成為藝術持續的動力。近年作品參展有「伍眾會計劃 - 境物虛擬」個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2017)、「亞洲雙年展」(2017)、「公共精神」於華沙當代藝術中心(2016)、「肖像擺」於台北當代藝術中心(2016),並分別參加 2010 年「紐約皇后美術館雙年展」與 2004 年「台北雙年展」。

 

辛西亞.馬塞爾 與 齊亞哥.馬塔.馬沙杜(Cinthia Marcelle & Tiago Mata Machado)

1974 年生於巴西貝洛奧里藏地市,現居住於貝洛奧里藏地市與聖保羅。身兼藝評與藝術家的馬塞爾與導演馬沙杜兩人於 2008 年組成夥伴關係,同年他們與策展人兼導演 João Dumans 共同成立了 Katásia Filmes 製作公司,致力於研究電影與藝術發展。自此,他們共創腳本和協作拍攝個人項目,如:475 Volver(2009)與劇情片 Os Residentes(2011), 2009 年製作首部錄像作品 Buraco Negro 並展出於第 29 屆聖保羅雙年展,同年並獲得 Rumos Cinema e Vídeo Experimental 製作錄像創作獎項。往後幾年兩人的三部曲創作 O Século (2011)、 Rua de mão única (2013)與 Comunidade (2016)廣受國際各大美術館注目,展示於紐約新美術館三年展(2011)、羅徹斯特藝術中心( Rochester Art Center, 2012)、荷蘭鹿特丹影展(2013)第 13 屆伊斯坦堡雙年展(2013)、里約 Semana dos Realizadores 電影節(2014)、瑞士動態影像雙年展(2015)、约翰尼斯堡 Nothing Gets Organized 藝術平台2016等地展出。2017 年新作 Nau/Now 代表巴西國家館參與第 57 屆威尼斯雙年展,並榮獲該屆「國家館特別提名獎」殊榮,同年於芝加哥洛根藝術中心展示雙人組的首次個展。


陳韋晴

1978 年生於台灣,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傳播學院行銷系畢,現為紐約 inCube Arts 非營利藝術中心執行總監,過去 15 年來於台灣、英國與美國生活與工作。 2007 – 2010 年,陳韋晴擔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及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總監,長期關注國際藝術產業發展;於 2012 年創辦紐約 inCube Arts 非營利藝術中心,現為該中心創辦人、獨立策展人,致力推動亞洲藝術在美發展。陳氏創辦與統籌北美地區首要關注亞洲新媒體創作之最大藝術節 - 「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 inToAsia: Time-based Art Festival ),該藝術節兩年一屆以紐約為展出據點,每屆展出於 3 – 4 個不同展場。陳氏策展經歷如: 2016 年與郭瑛共同策展「嫑緊張」( No Cause for Alarm )於紐約拉瑪瑪藝術中心( La MaMa La Galleria );「 2013 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 - 微型城市」展出於紐約皇后美術館、 Stephan Stoyanov 畫廊、紐約 NARS 基金會、 Residency Unlimited 藝術中心; 2012 年「陳張莉:不止」個展於紐約伊勢藝術基金會( ISE Cultural Foundation )、「倫敦.呼喚  London Calling 」巡迴中國與台灣兩地⋯⋯等。陳氏文章發表於眾多華人藝術雜誌如:《典藏今藝術》、《藝術與投資》、《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電子報》、《藝術收藏+設計》、《藝外雜誌》以及《國藝會電子報》等;於 2013 年合著《全球藝術博覽會指南》一書。曾擔任紐約 NARS 基金會 2016 年駐村計畫評審委員、受邀擔任紐約藝術基金會( New York Foundation for the Arts )專家諮詢項目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