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培養皿—TKG+總監吳悅宇談畫廊生產機制與市場探究

藍鈺樺, December 5, 2020

當代藝術展覽文化的形成,不是孤立的美術館現象,而是由多元的展示機構、藝術家、展覽策劃者、藝評、收藏家、畫商和觀眾集體形塑的價值觀。[1]

 

藝術產業中的不同身份,生產並形塑了我們對於當代藝術展覽的文化與認識。透過楊俊這次於關渡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及 TKG+ Projects 的展出,這三個空間、三個展覽如何作為一件作品,展示藝術觀念在機構間的運作關係?本文將透過 TKG負責人吳悅宇作為畫廊主的訪談視角,從作品之於市場、藝術家之於畫廊經營的面向,探索產業中的不同身份如何影響展覽文化,並進而影響畫廊機制,以及畫廊自身的品牌定位。

 

台灣藝術收藏與機構的歷史脈絡

回看台灣的藝術收藏發展歷程,吳悅宇談及私人收藏對於社會顯著的影響力,其可追溯至 1980 年代的黃金時期,同時由於政治開放與經濟起飛,讓當時社會上的中產階級,對於藝術的支持與資助,成為台灣藝術發展過程中重要的因素。也因藝術收藏的崛起,台灣發展出上百家畫廊;蘇富比與佳士得拍賣行先後來台成立分公司;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在畫廊協會的資源集結下創立,隨著三大美術館的先後成立而同時茁壯,畫廊在其中扮演連結藝術家、博覽會、拍賣行、收藏家的重要角色。這中間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逐漸形成一個具有市場規模機制的藝術市場,在華人藝術產業發展上,台灣也成為畫廊制度最成熟的地區之一。

 

我們對於藝術創作的認識,往往反映在當代藝術品的收藏上,但經過時代的更迭,藝術概念及形式的變化不但挑戰了藝術本身,更不斷地擴充人們對於作品收藏的想像。收藏如同一趟學習的歷程,除了攸關個人品味及喜好,更需要淵博的藝術史、美學、藝術品保存修復等專業知識。吳悅宇將收藏用不同教育程度來比喻,從入門班到研究所,是一步步慢慢建立培養的。她提道,「收藏觀念藝術比較像是研究所,如果本身對於生活或美學有一定程度認知的人,比較容易理解而接受。由於藝術作品有其特殊性而分門別類,而畫廊的角色就在於引導有潛力、會喜歡這樣類型的人,去了解作品、進而收藏。雖然沒辦法全面性的影響,但教育和時間是絕對需要的。」

 

藝術家與畫廊的夥伴關係

在藝術產業中,畫廊是最接近消費市場的機構。從經濟的角度切入,藝術家如同生產者,藏家與美術館如同消費者,而在自由市場中,畫廊便扮演「推廣者」的橋樑角色。市場推廣的核心概念,便是將產品由生產者,經過各種中介者,包括媒體、藝評家、美術館、博覽會等途徑,送達消費者的過程。不過,藝術相對於一般商業經營的特殊性,不僅在於市場一時的銷售成績,更需長遠、全面地為藝術家的職涯思考。對藝術家而言,畫廊藉由對市場的熟悉度,為作品價格把關,避免過度炒作及泡沫化;透過對藏家、美術館的人脈耕耘,長期建立的品牌認同,可讓作品更容易、有管道地推廣至重要收藏,提升藝術家的地位及價值;對於媒體關係經營,畫廊品牌也較容易吸引報導,提升知名度;畫廊的內部資源,包括國內外展覽、國際博覽會的規劃、出版、行銷,皆提供藝術家創作發表、拓展國際視野的經驗與機會;也由於畫廊的網絡連結與業界經驗,能提供給藝術家更多的資訊及策略建議。這些皆為藝術家在職涯發展上,相較獨立經營,透過與畫廊合作能獲得的重要養分。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專業協助及推廣之外,讓藝術家能夠更專注於自身的創作及思考。

 

吳悅宇談及與藝術家的關係時指出,除了為藝術家舉辦個展,以及於國際博覽會曝光,更宏觀的思考是,「藝術家自身的創作脈絡,是否能立足於整體藝術發展的架構脈絡中?」她重視的是和藝術家一起發展創作、策劃展覽,提出策略並引導方向;同時畫廊也能自行生產論述研究而提出新的觀點,經過時間的積累,在藝術發展上找到立足點。對於畫廊而言,透過栽培藝術家的過程中,拓展更廣的網絡,提升專業形象,建立品牌價值。這樣的共生夥伴關係,是需要經過雙方長期培養下足夠的信任及默契,才能相互成長茁壯。

 

機構策展人與畫廊主的專業分工

觀察台灣的藝術生態,吳悅宇指出,概括台灣或華人收藏整體而言,仍偏市場導向,需要市場或藝術家的成績建立到一個程度,才會開始被關注。不過,她也同時強調,「一家畫廊雖然需要靠市場來維持營運,但我們維持的中心想法是:如果沒有對藝術深刻研究能力,市場是沒辦法持久而容易被取代。學術與市場兩者應該相輔相成,像是年輕藝術家,可能沒辦法一開始就擁有具規模的穩定市場,但先建立好學術的定位,受到市場關注是遲早的事。」

 

基於對展覽的重視,吳悅宇重新思考畫廊內的藝術生產,首度在機構編制了策展人的角色,這也是台灣畫廊產業中的創舉。原為獨立策展人的許峰瑞,進入畫廊機構,第一個影響的便是展覽生產的機制,透過其策展專業,與藝術家、畫廊共同創作而產出展覽;或在藝術家原先的創作脈絡中,創造對話的刺激與衝突。有別於外部策展人,編制內策展人的優勢,在於面對長期合作的藝術家,能建立更深入的了解及信任;另一方面,對於空間及行政流程的熟悉,也降低展覽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因應畫廊不同品牌的方向及精神,而讓藝術生產、展覽品質最大化。

 

老中青的世代傳承與實驗

一個商業經濟體,如何透過內部組織,進行商業及學術資源的循環,達到具歷史、文化、當代觀點及實驗的多項目標?耿畫廊在三十年前成立之時,沒有追隨當時台灣鄉土藝術潮流,而從九○年代西方抽象繪畫的歷史切面中,挖掘吳大羽、常玉、朱沅芷、趙無極等藝術家,經過長期的耕耘,打開了延續至今的成熟市場,也創造華人現代藝術的美學觀點。在負責人耿桂英具前瞻性的推廣下,耿畫廊走出自己的歷史,也在台灣畫廊產業中,成為具時代意義的指標。但在這穩固基礎下,如何延續及傳承?作為畫廊二代,十年前吳悅宇並非選擇傳承耿畫廊的脈絡,而是決定創立當代藝術品牌 TKG,從現代藝術延伸,注入新的元素及能量,其品牌定位也在一路摸索中逐漸建立。其方向從錄像藝術、裝置、行為到觀念藝術等,有別於耿畫廊的是多了一份對當代藝術的關注,而不變的是前瞻性的眼光與國際視野,透過一步步的經營,在展覽生產機制的思考及時間的積累上,持續深根學術並拓展更多元的市場。回望過去, TKG創立時以年輕具潛力的藝術家為主,發展至今,吳悅宇意識到自身品牌的轉變而說道:「長期經營代理的年輕藝術家,隨著時間也成為青壯世代,變得更資深成熟。畫廊品牌形象則隨著藝術家的成長、資歷的累積而跟著轉變,這是一個畫廊和藝術家共同的世代成長。」

 

在 TKG逐漸成熟的基礎下,延伸出 TKG+ Projects 計畫空間,雖為跳脫畫廊市場機制的展演平台,仍延續畫廊中的組織文化。由於策展人的加入,重視策展實踐,將藝術生產過程的經驗回饋給產業機制,使不同品牌間產生循環及流動,也同時定位出不同的目標觀眾。她指出兩者的差異:「 TKG+ Project 本身不會代理藝術家,所以再過十年、二十年,與 TKG的差距就會更明顯。當 TKG變成中生代, TKG+ Projects 還是會一直跟年輕藝術家合作。它的實驗、批判性不受畫廊框架束縛,不以商業性為前提考量,而有其獨立形象。透過這個平台,也讓 TKG接觸新的藝術家,進而開創合作的可能性,這點是不變的主軸。」這樣的動態及開放性,成為 TKG與 TKG+ Projects 的核心。三個品牌不同的定位及方向,也在自身組織的機制中進行相互的資源共享、循環共生,開創台灣畫廊產業中獨特的模式及力量。

 

楊俊,一項藝術市場的試驗

在楊俊身上,藝術創作是超越媒材、形式的限制及想像,可以是一場脫口秀、一間餐廳、一個當代藝術中心的提案。這場概念與機構間的試驗,在楊俊一展中,使得 TKG+ Projects 的藝術思考與 TKG在收藏推廣的道路上,找到了其匯合點,但這個試驗及答案,對台灣畫廊產業而言,將需要透過時間去探索及發酵。



 

[1]  林平,〈藝術展覽的價值和空間的關係〉,博物館學季刊 19(1),2005,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