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年生於台灣花蓮
現居、工作於台灣花蓮
邱承宏的創作多以裝置、雕塑的方式呈現,就像是進行一場考古探險般,他善於挖掘生存時空曾經存在的身影與軌跡,並透過抽象的手法重新演繹那些被合理化及設計過的邏輯規則,將它們生動地重塑,藉此發展出一套巨大的記憶修補術。
邱承宏2008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近年代表個展包括「趨光」(貝塔寧藝術中心,柏林,德國,2019)、「時間的灰燼」(伊日藝術計劃,台北,台灣,2017)、「九色鹿」(關渡美術館,台北,2015)。代表聯展包括「祕密南方 — 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2020)、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2019)、「小說:雙城計劃」(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2019)、「破碎的神聖」(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2017)、台灣美術雙年展:一座島嶼的可能性(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2016)、巴黎/柏林/馬德里國際影像藝術節(La Gaîté lyrique數位影像中心,巴黎,法國,2014)、柏林世界文化之家、西班牙蘇菲亞王妃美術館、利物浦雙年展(LJMU大樓,利物浦,英國,2012)、「理解的尺度 — 台泰當代藝術展」(曼谷藝術文化中心,曼谷,泰國,2012)、「台灣響起 — 超隱自由」(布達佩斯藝術館,布達佩斯,匈牙利,2010)。2019年駐村於德國柏林貝塔寧藝術中心、2012年駐村於法國巴黎西帖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