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
-
PLUS HOURS EP.3 | 誰的故事?––從民間譚到當代藝術中的性別身份
莊偉慈 楊雨樵 張紋瑄 廖海廷 23 July 2022 主持人|莊偉慈 與談人|楊雨樵、張紋瑄、廖海廷 報名請至 | https://forms.gle/5RVLshXGqsnhxW7fA 活動相關資訊 ↓ ◎ 活動為免費參加 ◎ 展覽現場 X 線上直播 ◎ 本活動將全程以中文進行 ◎ 入內聽眾需全程配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額溫及進行酒精消毒 繼續 -
PLUS HOURS EP.2 | 反轉污名史:檔案與藝術轉化的記憶形貌
莊偉慈 陳韋臻 陳佩甄 蔡雨辰 黃孟雯 16 July 2022 主持人|莊偉慈 與談人|陳韋臻、陳佩甄、蔡雨辰、黃孟雯 報名請至| https://forms.gle/5RVLshXGqsnhxW7fA 活動相關資訊 ↓ ◎ 活動為免費參加 ◎ 本活動將全程以中文進行 ◎ 入內聽眾需全程配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額溫及進行酒精消毒 繼續 -
暗中尋索——民間譚中的同性情慾
民間譚講述者|楊雨樵 25 June 2022 活動日期|2022年6月25日(六)14:00 - 16:00 其他|詳見活動內容說明 繼續 -
歷史後像:攝影史敘事工作坊之四 — 影像機器工作坊
高重黎 1 - 16 June 2019 繼續 -
如何在殘酷的藝術世界生存?大數據解析你所不知道的藝術生態系 — Lightbox 講座
姚瑞中 25 May 2019 繼續 -
歷史後像:攝影史敘事工作坊之三—歷史繡場工作坊
侯怡亭 4 - 5 May 2019 繼續 -
玻璃總是要碎的 — 閉幕座談
賴駿杰 丁建中 陳飛豪 28 April 2019 繼續 -
意念的力量:再造轉經輪
蔡佳葳 1 March - 14 October 2019 繼續 -
移動與遷徙 — 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
姚瑞中 23 February - 19 May 2019 繼續 -
藝術收藏我也可以?! 給未來藏家的入門學
La Vie 美感俱樂部系列講座 10 22 October 2018 繼續 -
「物脈」工作坊
楊雨樵 13 October - 17 November 2018 繼續 -
Bulaubulau
蔡佳葳 12 October 2018 - 20 January 2019 繼續 -
現實伏流 — 開幕座談
賴依欣 李旭彬 蔡宛璇 楊季涓 楊雨樵 6 October 2018 繼續 -
從 Taihoku 到 Taipei ─ 以神社為連結場域的台北城想像
馮馨 陳飛豪 8 September 2018 主持人 魏榮達 與談人 馮馨 主講者 陳飛豪 日本殖民台灣時期選擇台北做為首府,50 年殖民時期推動的許多建設與制度,至今仍在可見與不可見之處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從陳飛豪的創作計劃「照島時計店與台灣神社參道」、「台北稻荷神社檔案重構計畫」(今西門紅樓旁)以及「家庭照相簿」中出現的台灣護國神社(今國民革命忠烈祠)以及此計畫後續延伸出的「建功神社」(今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透過此四處台北城內具體的地點,呈現日本時期台灣與今日台灣從地景到社會變遷上的演變。這些看似異鄉卻是故鄉的影像,套句藝術家自己對於台北城的心得「將這些地點像蛋糕般切開,每一層時期看似相似,但滋味卻截然不同。」 繼續 -
《巨神連線》新書發表會
姚瑞中 13 October 2017 繼續 -
後座大道 — 展覽座談
饒加恩 17 June 2017 繼續 -
Core Zone/交會共感 — STUPIN 駐村分享座談會
郭奕臣 Filipe Cortez 15 April 2017 藝術家 郭奕臣、Filipe Cortez 主持人 馮馨 翻譯 羅巧芸 繼續 -
第五十五屆安娜堡電影節
袁廣鳴 21 - 26 March 2017 繼續 -
微光闇影
侯怡亭 11 March - 18 June 2017 策展人 余思穎 參展藝術家 何經泰、李元佳、李佳祐、李國民、沈昭良、林柏樑、邱國峻、金成財、侯怡亭、侯淑姿、侯鵬暉、洪政任、張乾琦、張雍、陳以軒、陳彥呈、劉振祥、潘小俠 開幕座談 2017.3.12.(日)14:30–16:30 北美館圖書室視聽場地 主持人 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與談人 李佳祐(藝術家) 侯鵬暉(藝術家) 陳佳琦(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黃子明(藝術家、中時攝影部主任) 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