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G+ company logo
TKG+
Skip to main content
  • Menu
  • Artists
  • Exhibitions
  • News
  • Video
  • Art Fairs
  • Publications
  • About
  • Contact
  • 繁體
  • EN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Ocula, opens in a new tab.
WeChat,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發送電子郵件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Ocula, opens in a new tab.
WeChat,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發送電子郵件
Menu
  • 繁體
  • EN

巨神連線: 姚瑞中 個展

Past exhibition
2017年12月9日 - 2018年1月28日 TKG+
  • 新聞稿
  • 展覽現場
  • 活動
  • 分享
    • Facebook
    • X
    • Pinterest
    • Tumblr
    • Email
新聞稿

姚瑞中《巨神連線》系列攝影作品自 2016 年初開拍,歷時一年半,密集走訪拍攝全台二百三十餘間廟宇、墓園、公園及樂園集結而成;主要關注華人投射自我形象形塑出的神偶世界——祂們有些已然毀棄,逐漸佚失群體記憶中,大部份則仍存在公眾視野;透過這些由欲望投射組建成的「神相」,爬梳隱現於地理空間上的特殊政治性關係。

當攝影畫面有了人物的安排,構圖往往就產生敘事;姚瑞中特意將具體的「人之形象」隱藏至畫面後方,偏向類型學景觀式攝影而非民俗攝影;拍攝的是常態樣貌而非特殊個案——人物缺席、迴避事件、遠離災難,採客觀冷靜的抽離姿態;拍攝對象也非宗教建築、民俗活動或信仰儀式,而是展現超越前述內容,信徒們膜拜的「巨大欲力投射」——神明具體形象。


所有宗教基本上都是對於「人類欲力」幸福許諾的體現,透過多重方式引導人類心靈成長與救贖。經文、宣教、念咒、法器和儀式外,往往需要透過符號象徵或具體形象鞏固教徒與教義。台灣目前一萬兩千多間廟宇,宮廟文化獨步全球,更是華人世界最複雜繽紛的一塊領域;大部分宮廟皆藏有凡夫俗子對現世的各種需求與寄託,民眾希望藉由超驗界力量滿足現實利益、肉身健康或來生想望,因此便產生了欲力的供需;而各地凝聚願力的參天巨神或逐漸遺落廢棄的宮殿廟宇,便是不同時代中的永劫回歸--芸芸欲力不斷具現 / 消亡所刻寫下的現世遺跡。

 

通常民間神祇雕像皆有分身,有宛若一棟巨型大樓者,也有數公尺高的中等尺寸規模;而小尊神像大多供奉於廟內主殿或住家神壇。若將巨大神像比擬為超級電腦;供奉在家的小尊神像可視為筆記電腦。電腦主機需要與伺服器連線才能展現其神通廣大,神像透過法師念咒開光如同電腦需要開機密碼,分神出去的眾多神像則需時時與主神連線;神明法力越來越高就如同電腦需要下載升級各類驅動程式,廟公如同工程師般檢修維護廟宇這台無敵電腦,協助信徒排解各種疑難雜症或防止病毒入侵;若神明退神,宛若移除電腦中央處理器,空乏欲力消散,徒餘軀殼留待時光分解。

 

萬眾欲力共構一尊尊巨大神像「外相」;再現此「相」,實為幻影,因所見實相皆為虛妄。姚瑞中捕捉台灣荒誕陸離現實地景,以巨神連線「眾生之相」,同步虛無又飽滿的人間欲力; 300 幅黑白影像凝煉出的「規模美學」,以冷冽飄蕩的視角,觀照這眾欲彙萃的社會變體。


展覽除了以陣列方式展出 300 件透寫「人類欲力」的黑白銀鹽攝影作品外,更將「巨神連線」影像紀錄轉化為「神龕繪畫式」的三頻錄像裝置,搭配採樣自美國太空總署錄製的宇宙電波混音,於本次展覽首度發表。三頻並列的各路眾神,彷彿歷史與社會鏡像疊影;公路電影般地解構串連台灣地景,令觀者得以跨越視界限界,感受與人性欲力喧囂錯雜的魔幻神性。

 

開幕當日並邀請聲響表演藝術家黃大旺與活躍於日本及台灣的獨立實驗電子音樂人「 Meuko! Meuko! 」共演,策劃一場當代新譯的酬神演出;脫胎轉化廟會視聽元素,連線「人間神相」的文化信仰變體--將自身化為另種視角,邀集觀者一同參演這「台灣製造」的魔幻超現實體驗。

 



姚瑞中
1969 年生於台北,曾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澳洲亞太三年展、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橫濱三年展、雪梨雙年展⋯⋯,並為新加坡「亞太藝術獎公眾獎」、香港「集群藝術獎」等獎項得主。

作品涉獵層面廣泛,橫跨攝影、裝置及繪畫等類型創作;其中攝影一直是姚瑞中主要的藝術語彙,代表作品包括探討台灣主體性、顛覆中國近代史政治神話並探討後殖民主義的「行動三部曲」(1994-2002), KUSO 威權統治的《歷史幽魂》(2007)系列,以及反思白色恐怖與戒嚴歷史的《萬歲》(2011)與《萬萬歲》(2013),此外發展出使用攝影裝置手法,呈現台灣特有的虛假、疏離「冷現實」的《獸身供養》(2000)等系列。


2005 年延續「人類歷史中無可救藥的荒謬性」創作主軸,整理過去十餘年踏查台灣各處拍攝的廢墟照片;呈現全球化與特殊歷史脈絡下,台灣龐大意識形態黑洞。進而發展出著名的《海市蜃樓-台灣公共閒置設施》(2010-2016)拍攝計劃,以「臨終關壞」概念刺穿社會積習已久的「蚊子館」現象,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並間接促進政府內部改革。最新創作《巨神連線》(2016-2017)系列,則以「永劫輪迴」概念,探討台灣民間宗教信仰透過巨大神像所展現的欲力奇觀。

展覽現場
活動
  • 《巨神連線》新書發表會

    《巨神連線》新書發表會

    姚瑞中 2017年10月13日
  • 第十六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

    第十六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

    姚瑞中 2018年6月2日
回到展覽
Manage cookies
© 2025 TKG+.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支持 Artlogic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Ocula, opens in a new tab.
WeChat,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發送電子郵件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help make it more useful to you. Please contact u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Cookie Policy.

Manage cookies
Accept

Cookie preferences

Check the boxes for the cookie categories you allow our site to use

Cookie options
Required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cannot be disable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website by storing choices you make about how it should function.
Allow u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Allow us to identify our visitors so that we can offer personalised, targeted marketing.
Save preferences